對於「語言治療」的常見誤解


高雄醫學大學耳鼻喉科    余詠禧 語言治療師(96年10月)






語言治療師在跟一些患者及家屬溝通的時候,發現不少人對構音、發音及吞嚥有些誤解。以為老人家吃飯速度慢、小孩子只會說單字,是「正常的現象」﹔經常性「燒聲」、「大舌頭」,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。


誤解一:「『大舌頭』要接受手術才會改善。」


事實:「真正由於舌繫帶過短引起的溝音異常個案並不多。」有些研究指出,真正舌繫帶過短的個案只佔總人口的1%。所謂的「大舌頭」,只是在構音的時候,舌頭或其他「構音器官」(如牙齒、嘴唇等)放在不適當的地方,或動作不協調,出現「假大舌頭」的情形。患者透過語言治療,一般情況會有改善。


誤解二:「三、四歲的小孩子只會說單字不奇怪,很多人小時候都這樣﹗」


事實:「大概三歲的小孩子應該可以說短句。」「大器晚成」、「大隻雞晚啼」是許多老人家的觀念。雖然語言的發展有個別的差異,但有大致模式可循,智力發展正常的三、四歲小孩子,應該可以用簡單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想法。接受語言治療,可以幫助小孩子的語言儘早發展到接近同齡者的程度。


誤解三:「從小便『燒聲』,大概是體質的關係吧!」


事實:「聲音沙啞是可以治療的。」小孩子不懂用聲的方法,經常大叫,很容易導致聲音沙啞。如一直沒注意和改善,長大後問題不容易消失,以致患者以為:「小時聲音沙啞,長大後也聲音沙啞。」只要改善用聲方法,避免用聲的壞習慣,聲音沙啞的情況會有改善。


誤解四:「我的聲帶很容易『長繭』,已經開刀兩次了,又復發,大概沒辦法治療。」


事實:「引起聲帶結節的主要原因是用聲不當」患者在手術切除聲帶結節後又復發,往往不是因為患者的聲帶比較容易出問題,而是在手術後沒有好好保養和注意正確的用聲方法。


誤解五:「老人家吃飯不都是慢慢的嗎?應該算正常吧!」


事實:「老年人吃飯不可以太慢。」老年人吃飯時好像吃得慢,事實上可能是老年人把食物含在口中吞不下去。可能是他們舌頭的力量不足以把食物從口腔前端往後推,也有可能是咀嚼的能力變弱,以致愈嚼愈久。老人家的食量因此減少,體重減輕。語言治療師可以指導家屬或照顧者特殊的餵食技巧,選擇食物的種類及質地,讓老人家安全吞食,防止營養不良。


聖比安關心您的健康 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siaoc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